10月29日,由山東高速集團、山東大學共同組織召開了“臨沂至滕州公路隧道智能化建造實施方案”專家咨詢會。會議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擔任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岳清瑞擔任副組長,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主席嚴金秀、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汪雙杰等9位專家組成專家組,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進行。山東高速集團工程管理部,建設管理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侯福金,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呂新建,山東大學齊魯交通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利平以及臨滕項目各參建代表參加此次會議。
山東大學齊魯交通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利平代表項目組介紹了智能建造科研方案,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利和山東省路橋集團總工程師高永青分別介紹了設計、施工方案,重點探討了智能設計和智能施工。
與會專家聽取了科研、設計和施工方案匯報,審閱了相關技術資料,一致認為該方案面向公路隧道高品質建造需求,聚焦機器人、大數據、人工智能,充分體現了多學科交叉融合和多技術協同創新的特點,將高質量帶動少人化無人化關鍵技術發展,有望引領公路隧道進入智能建造時代。同時,會議重點研究了公路和鐵路隧道智能建造的差異性,并建議成立相對固定的專家組,指導后續公路隧道全過程智能建造研究及實施工作。
臨沂至滕州公路是我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聯”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的“連六”路段,是助力革命老區紅色沂蒙騰飛發展的東西大道,項目建成后對構建魯南臨沂-棗莊-濟寧-菏澤高速路網,促進魯豫融合協同,護航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路段全長141.3公里,投資概算286.2億元,計劃工期36個月,涵蓋特長、長、中、短里程多類型隧道,具有智能建造重要的示范意義,所轄7條隧道,全長8723.5米,普遍存在長距離淺埋、水平層狀圍巖發育、巖體結構破碎等特征,面臨安全重大挑戰和智能化建設需求。
智能建造是實現隧道工程安全、高效、高質量建設的重要途徑。為順利推進項目建設,山東高速集團聯合山東大學致力打造中國高速公路隧道智能建造示范樣板工程,推動少人無人化建造體系創新發展。團隊將聚焦臨滕項目隧道安全、效率、質量和智能化需求,推動開展掌子面區域特種作業機器人與無人化關鍵技術、施工工序智能裝藥機器人技術、機械化施工條件支護設計體系及隧道大范圍透徹感知等研究,構建了智能建造實施方案,并在依托方山、崮山、寨山隧道等前期開展研究,應用了地質編錄與超欠挖測量機器人、施工期支護結構質量檢測機器人等智能裝備。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