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宜昌市西陵區云集路。正午的太陽炙烤大地,馬路上熱浪滾滾。
14時40分許,經過一個多小時午休,身體疲憊一掃而光。54歲的道路改造施工人員劉紹玉渾身輕松地走下公交車,開始下午時段的道路施工。
連日來,宜昌迎來高溫酷暑天氣。宜昌公交集團開出9輛新能源公交車,停靠街頭或項目建設現場,供室外工作者免費納涼休息。
9輛公交停靠8個流動點這一暖心舉措獲贊無數。宜昌“納涼公交”登上網絡熱門話題,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推出納涼公交,源于宜昌公交集團副總經理王杰的一次“不經意發現”。
6月13日,宜昌高新區汕頭路至西陵二路快速路貫通。王杰現場調研公交優化線路時看到,中午時分,不少道路作業工人在天橋下的草地上或坐或臥,安靜地午休。這一幕觸動了王杰:天氣越來越熱,能否為他們做點什么?
宜昌公交每天承載著約30萬居民交通出行。隨著高溫天氣到來,中午時段成為公交運營的低峰期。“我們何不嘗試利用這個空檔期,把公交車變成移動的‘空調房’,為需要的人送去清涼?”王杰的想法得到企業支持。
7月8日中午,兩輛公交車開到云集路道路改擴建施工現場。讓王杰始料未及的是,剛開始,上車納涼的工人并不多,兩輛車只有一輛派上用場。他走訪得知,不少工人對此事半信半疑,都說“哪有這樣的好事”?王杰與施工單位負責人溝通、宣傳,邀請工人上車體驗。慢慢地,走進納涼公交的人越來越多。
如今,宜昌納涼公交已增至9輛,分布在發展大道、沿江大道、峽州大道、宜昌邦普項目建設現場等8個流動點,每天12時至15時,向市政工程建設者、外賣小哥、環衛工、零工工人等室外工作者免費開放。
車上專門配備鞋套
車外,35℃+;車內,26.3℃。
7月14日14時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一輛編號為“3141”的納涼公交車,頓感舒適涼爽。車窗窗簾緊閉,車內靜悄悄。10多位工人有的躺在坐椅上午休,有的斜靠椅背閉目養神,有的利用閑暇刷起了手機。司機朱俊坐在駕駛室,時時關注著車內外情況。
“這是午休的好地方。”劉紹玉感激地說,“公交集團為我們做了一件大好事。”過去午休,他只能選擇在附近的一個巷子口乘涼,“哪有車上涼快,人來人往也休息不好。”如今,吃過午飯,他就直奔車上。
“這樣的大水壺,半天要喝4壺水。”一位工人晃了晃手里的水壺,裝滿水足足1800毫升,“很貼心,車上還準備了純凈水和防暑降溫藥品。”藿香正氣水、風油精、清涼油、葡萄糖粉劑、一次性水杯、桶裝礦泉水……朱俊細數納涼公車上配備的物資,“均可供乘客免費使用,還專門準備了鞋套。”
原來,幾天前,一位工人擔心鞋底有泥弄臟公交車,便把球鞋脫在車外,光腳上了車。打那以后,鞋套也成了納涼公交車的標配。
網友喊話:“建議全國推廣”
14時40分許,納涼人員陸續下車。朱俊收拾垃圾,做完車廂衛生,開車離開停靠點。“你為城市流汗,我為你送清涼。”車廂尾部的一行字,格外醒目。
王杰告訴記者,宜昌公交集團將根據需要動態調整納涼公交車數量,在宜昌城區一些因位置受限難以搭建工棚遮陰的工地,停靠納涼公交,服務更多城市建設者。
連日來,宜昌“納涼公交”引發眾多媒體關注和網友點贊。“這個非常好!炎炎夏日,值得點贊,希望全國推廣。”一位浙江網友說。
“有包容心、大格局,這是一座有愛的城市。”一位山西網友說。
“建設者無懼高溫,揮汗如雨筑就城市繁華,后勤保障理應做得好些、更好些。希望更多城市見賢思齊,關懷高溫下的建設者,走心、用情、辦實事。”有網友評論。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